| 细胞名称 | 大鼠肝星状细胞 |
| 货号 | SNP-R004 |
| 细胞英文名称 | Rat Hepatic Stellate Cells |
| 简称 | RHSC |
| 种属 | |
| 组织来源 | 肝 |
| 细胞简介 | 大鼠肝实质细胞肝星状细胞(HSC)位于Disse间隙内,紧贴着肝窦内皮细胞和肝细胞。其形态不规则,胞体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常伸出数个星状胞突包绕着肝血窦。此外,肝星状细胞还伸出胞突与肝细胞、邻近的星状细胞相接触。在正常情况下,肝星状细胞处于静止状态,但当肝脏受到炎症或机械刺激等损伤时,肝星状细胞会被激活,其表型由静止型转变为激活型。激活的肝星状细胞一方面通过增生和分泌细胞外基质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和肝内结构的重建,另一方面通过细胞收缩使肝窦内压升高。因此,肝星状细胞是ECM的主要来源,并在肝纤维化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 |
| 方法简介 | 采用混合酶灌流消化、低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制备而来 |
| 鉴定方法 | 经结蛋白(Desmin)或者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纯度大于90%。 |
| 状态 | 贴壁 |
| 细胞形态 | 成纤维细胞样 |
| 包被条件 | / |
| 传代次数 | 2-3代(不同代次细胞形态可能有差异) |
| 消化液 | 0.25%胰蛋白酶-EDTA |
| 培养基 | 肝星状细胞体系 |
| 培养环境 | 37℃;5%二氧化碳;饱和湿度 |
| 规格 | 5×10^5cells/份 |
我们推荐使用尚恩生物 肝星状细胞体系(产品货号:SNPM-R004)作为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培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