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名称 | 兔鼻黏膜成纤维细胞 |
货号 | SNP-Rb058 |
细胞英文名称 | Rabbit Nasal Mucosal Fibroblast Cells |
简称 | Rb-NMFC |
种属 | |
组织来源 | 鼻黏膜 |
细胞简介 | 兔鼻黏膜上皮细胞分离自鼻腔黏膜组织,该组织覆盖于鼻腔内表面,下方由软骨、骨或骨骼肌支撑。鼻腔黏膜根据功能与结构差异分为三部分:前庭部(邻近外鼻孔,含丰富鼻毛以过滤大颗粒)、呼吸部(占黏膜大部分,含发达的纤毛与腺体,负责黏液-纤毛清除机制)及嗅部(位于鼻腔顶部,含嗅细胞与嗅腺,主导嗅觉功能)。科研中分离的细胞多来自呼吸部黏膜,因其表面积大、细胞增殖活跃,且纤毛结构便于通过消化法分离。在鼻腔黏膜中,上皮细胞呈复层扁平或假复层柱状排列,具体结构因区域而异:呼吸部: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由基底细胞(矮柱状干细胞)、多边形中间细胞及表层纤毛细胞组成。基底细胞通过增殖分化补充表层衰老细胞,纤毛细胞则通过定向摆动将黏液(含尘粒、细菌)推送至咽部排出;嗅部:上皮为假复层柱状,含嗅细胞(双极神经元,表面有嗅毛)、支持细胞及基底细胞。嗅细胞通过嗅毛感知气味分子,其轴突汇集成嗅神经传入中枢;前庭部:上皮为复层扁平,含角化细胞与鼻毛毛囊,功能为机械屏障。科研中分离的兔鼻黏膜上皮细胞以呼吸部来源为主,细胞形态呈铺路石状或不规则上皮样,贴壁生长。此类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可维持纤毛摆动与黏液分泌功能,是研究呼吸道疾病(如鼻炎、哮喘)、药物毒性及黏膜免疫的理想模型。 |
方法简介 | 采用先中性蛋白酶消化、后胰蛋白酶-胶原酶混合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法制备而来 |
鉴定方法 | 经vimentin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纯度大于90% |
状态 | 贴壁 |
细胞形态 | 成纤维细胞样 |
包被条件 | / |
传代次数 | 2-3代(不同代次细胞形态可能有差异) |
消化液 | 0.25%胰蛋白酶-EDTA |
培养基 | 成纤维细胞体系 |
培养环境 | 37℃;5%二氧化碳;饱和湿度 |
规格 | 5×10^5cells/份 |
我们推荐使用尚恩生物 成纤维细胞体系(产品货号:SNPM-Rb058)作为兔鼻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