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名称 | 小鼠鼻黏膜上皮细胞 |
货号 | SNP-M193 |
细胞英文名称 | Mouse Nasal Mucosal Epithelial Cells |
简称 | MNMEpiC |
种属 | |
组织来源 | 鼻黏膜 |
细胞简介 | 小鼠鼻黏膜上皮细胞分离自鼻腔黏膜组织。鼻腔黏膜是覆盖于鼻腔内壁的复层结构,由上皮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下方为软骨、骨或骨骼肌支撑。根据功能与结构差异,鼻黏膜分为三部分:前庭部(邻近外鼻孔,含丰富鼻毛阻挡大颗粒物)、呼吸部(占黏膜大部分,含发达纤毛上皮与腺体,通过黏液-纤毛运输系统清除病原体及尘埃)、嗅部(位于鼻腔顶部,含嗅细胞与嗅腺,负责嗅觉感知)。实验中分离的细胞主要来源于呼吸部与嗅部的上皮层,因这两部分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与分泌功能,更易在体外培养中存活。鼻黏膜上皮细胞在组织中呈复层扁平排列。基底层由矮柱状基底细胞构成,这类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可增殖分化为子细胞并向浅层迁移;中间层为数层多边形细胞,逐渐向浅层分化;表层由梭形或扁平细胞组成,靠近腔面的细胞为扁平状,负责形成物理屏障。基底层细胞通过持续分裂补充表层衰老或损伤脱落的细胞,而复层结构下方的疏松结缔组织富含毛细血管,为上皮层提供营养支持。体外培养的小鼠鼻黏膜上皮细胞保留了体内特性:贴壁生长,形态呈“铺路石状”或不规则多边形,经广谱角蛋白(PCK)或细胞角蛋白-18(CK-18)免疫荧光鉴定纯度可达90%以上,且不含HIV-1、HBV、HCV等病原体及支原体污染。其功能包括分泌黏液、参与免疫应答(如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原体)、维持鼻腔微环境稳态,是研究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及药物筛选的重要模型。 |
方法简介 | 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联合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法、并通过上皮细胞专用培养基培养筛选制备而来 |
鉴定方法 | 经Cytokeratin-18(CK18)或PCK(Pan Cytokeratin)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纯度大于90% |
状态 | 贴壁 |
细胞形态 | 上皮细胞样 |
包被条件 | 鼠尾胶原Ⅰ(2-5μg/cm2) |
传代次数 | 1-2代(不同代次细胞形态可能有差异) |
消化液 | 0.25%胰蛋白酶-EDTA |
培养基 | 上皮细胞体系 |
培养环境 | 37℃;5%二氧化碳;饱和湿度 |
规格 | 5×10^5cells/份 |
我们推荐使用尚恩生物 上皮细胞体系(产品货号:SNPM-M193)作为小鼠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