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名称 | 小鼠小胶质细胞 | 
| 货号 | SNP-M022 | 
| 细胞英文名称 | Mouse Microglia Cells | 
| 简称 | MMiC | 
| 种属 | |
| 组织来源 | 大脑 | 
| 细胞简介 |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组织驻留巨噬细胞,它们占成年哺乳动物大脑胶质细胞的5%-20%。在正常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呈现高度分枝状,具有三级和四级分枝结构,且细胞间的分枝很少发生重叠。这种分枝状的小胶质细胞通常被称为“静息小胶质细胞”。它们通过其分枝结构在脑组织中广泛分布,以便快速响应任何潜在的损伤或感染。当脑组织受到损伤或感染时,小胶质细胞会迅速被激活,其形态会发生变化,分枝结构会收缩,细胞体变得更为圆润,并开始增殖和迁移至损伤部位。在损伤部位,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会释放一系列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炎性因子和神经毒性物质,参与炎症反应和神经修复过程。在小鼠中,小胶质细胞起源于胚胎卵黄囊中的红系-髓系前体细胞,随后迁移至胚胎脑内并自我更新以维持其数量。从早期胚胎开始,小胶质细胞就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发生互作,对CNS的发育和稳态维持起着关键作用。在成年CNS中,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和先天免疫细胞的互作被认为与衰老和神经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AD)有关联。实际上,许多被鉴定为AD进展的常见风险因子的基因在小胶质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或高表达。因此,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 | 
| 方法简介 | 采用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法,在培养基营养缺失数天后经摇床震荡收集脱落细胞制备而来 | 
| 鉴定方法 | 经CD11b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纯度大于90%。 | 
| 状态 | 贴壁 | 
| 细胞形态 | 梭形、多角形 | 
| 包被条件 | / | 
| 传代次数 | 0代(终末分化细胞) | 
| 消化液 | 利多卡因(12mM) | 
| 培养基 | 小胶质体系 | 
| 培养环境 | 37℃;5%二氧化碳;饱和湿度 | 
| 规格 | 5×10^5cells/份 | 
我们推荐使用尚恩生物 小胶质体系(产品货号:SNPM-M022)作为小鼠小胶质细胞的培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