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名称 | 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
货号 | SNP-H027 |
细胞英文名称 | Human Epidermal Keratinocytes |
简称 | HEK |
种属 | |
组织来源 | 皮肤 |
细胞简介 | 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主要分离自皮肤组织中的表皮层,是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数量占表皮细胞的80%以上。表皮位于动物皮肤的外层,具有抗摩擦和抗损伤的作用,它由胚胎时期的外胚层形成。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它们是一种能合成角质蛋白的上皮细胞,是表皮的主体。这些细胞由表皮深层开始逐渐增殖、分化,并在成为角化的角质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器完全消失,细胞亦失去生理功能而脱落。未脱落的部分对机体尚有保护作用,因此在洗擦身体时,无需用力搓擦,以免使其过早脱失。角质形成细胞通常可以分为五层,即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性:基底层,又称生发层,位于表皮底层,由立方形或圆柱状的细胞构成。由于其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可以不断地产生表皮细胞;棘层位于基底层上方,由4~8层细胞组成,细胞多呈多角形;颗粒层位于棘层上方,由1~3层的扁平或菱形细胞组成,内部可以看见透明角质颗粒,同时可以加强细胞间的黏结,防止棘层细胞间隙内的组织液外溢;透明层是位于颗粒层与角质层之间的表皮,有2~3层扁平的细胞组成;角质层位于表皮的最上层,是以角化死亡的细胞为主,随着身体代谢不断脱落,也是人体皮肤的保护防线。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在皮肤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不仅参与皮肤的屏障功能,防止水分流失和外界有害物质侵入,还参与皮肤的新陈代谢和损伤修复。此外,角质形成细胞还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皮肤的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 |
方法简介 | 先中性蛋白酶消化、后胰蛋白酶-胶原酶混合消化法制备而来 |
鉴定方法 | 经广谱角蛋白((Pan Cytokeratin)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纯度大于90%。 |
状态 | 贴壁 |
细胞形态 | 上皮细胞样 |
包被条件 | 鼠尾胶原Ⅰ(2-5μg/cm2) |
传代次数 | |
消化液 | 0.25%胰蛋白酶-EDTA |
培养基 | 角质形成细胞体系 |
培养环境 | 37℃;5%二氧化碳;饱和湿度 |
规格 | 5×10^5cells/份 |
我们推荐使用尚恩生物 角质形成细胞体系(产品货号:SNPM-H027)作为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