嘌呤霉素盐酸盐(Puromycin dihydrochloride)

¥750.00

嘌呤霉素是由白黑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niger)发酵代谢产生的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以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而杀死革兰氏阳性菌。 它作为氨酰-tRNA分子3’末端的类似物,能够与核糖体的A位点结合并掺入到延伸的肽链中。主要用来筛选或者维持培养含Pac基因(puror)抗性的哺乳动物稳定转染细胞。一般真核细胞培养的推荐工作浓度为 1-10 μg/mL。

25mg
清除
货号: SNSP-012 分类:
产品名称 嘌呤霉素盐酸盐(Puromycin dihydrochloride)
货号 SNSP-012
规格 25mg/瓶
简介 嘌呤霉素是由白黑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niger)发酵代谢产生的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以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而杀死革兰氏阳性菌。 它作为氨酰-tRNA分子3’末端的类似物,能够与核糖体的A位点结合并掺入到延伸的肽链中。但是嘌呤霉素同A位点结合后,不会参与随后的任何反应,从而导致蛋白质合成的提前终止并释放出C-末端含有嘌呤霉素的不成熟多肽。主要用来筛选或者维持培养含Pac基因(puror)抗性的哺乳动物稳定转染细胞。一般真核细胞培养的推荐工作浓度为 1-10 μg/mL。
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示例:(仅供参考)
1.嘌呤霉素杀灭曲线的确定(以shRNA转染或者慢病毒转导为例)
嘌呤霉素有效筛选浓度跟细胞类型、生长状态、细胞密度、细胞代谢情况及细胞所处细胞周期位置等有关。为了筛选到稳定表达的shRNA细胞株,确定杀死未转染/转导细胞的最低浓度嘌呤霉素至关重要。建议初次做实验的客户一定要建立适合自身实验体系的杀死曲线(kill curve)。
1) Day 1:24孔板内以5~8 x 104 cells/孔的密度铺板,铺足够量的孔以进行后续的梯度实验。37℃细胞孵育过夜;
2) Day 2:a)准备筛选培养基:含不同浓度嘌呤霉素的新鲜培养基(如0-15μg/mL,至少5个梯度);b)往孵育过夜后的细胞内更换新鲜配制的筛选培养基;之后37℃孵育细胞;
3) Day 4:更换新鲜的筛选培养基,并观察细胞存活率(根据细胞的生长状态,约2-3天更换新鲜的筛选培养基);
5) 每日监测细胞,观察存活细胞率,从而确定抗生素筛选开始4-6天内有效杀死非转染或者所有非转导细胞的药物最低浓度。
2. 哺乳动物稳定转染细胞株的筛选
等转染含有pac基因的质粒后,细胞在含有嘌呤霉素的培养基中增殖,以筛选出稳定转染子。
1)细胞转染48h后,将细胞(原样或稀释)置于含有适当浓度嘌呤霉素的新鲜培养基中培养;
注意:当细胞处于分裂活跃期时,抗生素作用最明显。细胞过于密集,抗生素产生的效力会明显下降。最好进行细胞分盘使其密度不超过25%。
2)每隔2-3天,移除和更换含有嘌呤霉素的培养基;
3)筛选7天后评估细胞形成的病灶。病灶可能需要额外的一周或者更多时间,这依赖于宿主细胞系和转染筛选效率。注意:每日进行细胞生长状态的观察。嘌呤霉素的筛选至少需要48h,有效浓度嘌呤霉素的筛选周期一般在3-10天;
4)转移和放置5-10个抗性克隆到一个35mm的培养皿中,用选择培养基继续培养7天。此次富集培养是为日后的细胞毒性实验做准备;
外观 白色粉末
存储条件 避光,-20°C储存
保质期 1年

注意事项:
1.嘌呤霉素为有毒化合物,操作时请小心拿放,配置成溶液后避免反复冻融。
2.实验过程中,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3.该产品仅供科研使用,不得用于诊断或临床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