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大鼠 EGF(974-1026,N端His标签)

¥1,150.00¥18,500.00

尚恩生物生产的重组大鼠 EGF经多种细胞验证,对细胞无毒害作用,体外培养细胞时可以刺激细胞分裂、迁移、提高细胞生长速度,并能维持体外培养的细胞未分化状态,也可以促进神经细胞分裂、再生,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因子。

10ug
50ug
500ug
1000ug
清除
货号: SNCF-R007 分类: 标签:

一、基本属性

名称 重组大鼠 EGF(974-1026,N端His标签)
货号 SNCF-R007
Uniprot ID P07522
别称 Beta urogastrone, beta-urogastrone, EG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HOMG4, OTTHUMP00000219721, OTTHUMP00000219722, Pro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URG
蛋白表达 基因来源:大鼠源;
表达宿主:E.Coli;
表达区域:974-1026;
分子量 5.7 kDa(预期分子量与表观分子量可能存在差异)
蛋白标签 N端His标签
纯度 纯度≥90%(SDS-PAGE电泳)
活性检测 通过Balb/C3T3cloneA13细胞增殖检测EC50约为0.05-0.5ng/mL。
内毒素检测 LAL检测内毒素含量< 1 EU/μg
状态 液体或冻干(默认发货溶液形式,需要冻干请咨询)
保质期限 液体状态下:4℃/一周,-20℃/6个月;
冻干状态下:4℃/一个月;-20℃/一年;
PS:蛋白保存过程必然存在逐渐失活现象,为避免活性降低至无法使用状态,建议尽早安排实验以获得最佳使用效果。
使用方式 液体形式:融化后按实际需要配置工作液;
冻干形式:使用无菌纯水在无菌条件下溶解冻干品,轻轻吹打溶液至无明显颗粒(注意尽量避免气泡混入),建议保持溶解后浓度不低于100ug/ml,再按实际需要配置工作液或分装冻存;
背景简介 EGF,即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最初由Stanley Cohen博士和Levi Mantalcin博士于1962年(也有说法为1974年或1986年发现,但1962年为普遍认可的首次发现时间)在小鼠颌下腺中发现。 由于其具有促进表皮细胞生长和分化的能力,因此被命名为表皮生长因子(EGF)。EGF能强烈刺激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的增殖和分化,以新生的细胞代替衰老和死亡的细胞,可以降低皮肤中黑色素和有色细胞的含量,改善皮肤色泽,淡化皱纹。EGF还能促进细胞外透明质酸、糖蛋白等大分子的合成和分泌,增强皮肤的亲水性,维持表皮内的水分。在皮肤受损时,EGF能加速伤口的愈合。
家族信息 所属家族:表皮生长因子(EGF)家族;
家族简介:表皮生长因子(EGF)家族成员以其刺激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能力而闻名,并且在许多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包括促进间充质细胞和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分化,家族成员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双调蛋白(AR)、β-乙酰球蛋白(betacellulin,BTC)、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表面活性物质(EPR)、表观蛋白(EPG)、神经调节蛋白(NRGs)、神经调节蛋白-2s(NRG2s)等。这些家族成员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至少含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基序——EGF结构域,它由六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组成,形成三个二硫键。
注意事项 1. 该产品经过 2 道 0.22um 无菌过滤,使用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2. 收货的液体形式及冻干品溶解后应注意避免反复冻融并尽早使用以获得良好的产品使用效果;
3. 该产品仅供科研使用,不得用于诊断或临床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