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融合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1)创造植物新物种或新品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细胞融合技术已取得很大的进展,据不完全统计,有46科160多属360多种植物的原生质体培养获得成功,有些已获得了再生植株。在有性繁殖不亲合的属间体细胞杂种中,典型的例子有番茄+马铃薯和甘蓝+白菜。科间体细胞杂种有粉蓝烟草+大豆,但因烟草大豆融合体的染色体不稳定,还未能获得再生植株。所以,尽管近年来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获得新物种或新品种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有很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细胞融合技术将会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单克隆抗体的生产与应用 哺乳动物受到抗原感染后,血清中会产生相应的抗体,由于这些抗体是由不同克隆的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混合物,所以称多克隆抗体,即抗血清。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获得抗体,通常把某种抗原反复注射到动物体内,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用这种方法制备抗体,不仅产量低,而且抗体特异性差,纯度低。

细胞融合20

  1975年,英国科学家Milstein与德国科学家Kohler在英国剑桥大学将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从脾脏中获得能够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然后与小鼠骨髓瘤细胞在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下进行融合,再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由于杂交瘤细胞继承了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不仅具有B淋巴细胞分泌专一性抗体的特点,而且具有骨髓瘤细胞无限增殖的能力。这样,在体外条件下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就可以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这一技术的诞生把细胞融合技术从实验研究阶段推向了应用研究阶段,促进了动物细胞工程的蓬勃发展。两位科学家也因创立单克隆抗体生产技术而荣获198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作临床诊断试剂,在体外测定病人血、尿或分泌物中各种特殊蛋白质的含量,以判断机体是否感病。国内外已有多种单克隆抗体实现商品化,制成单抗诊断盒,有的已投放市场。最早商品化的单抗是妊娠诊断试剂,它用于检测尿中是否存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另外,单克隆抗体本身也可以起到治疗作用。比如,将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与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毒素结合,然后注入体内,就能在原位检测并杀死癌细胞,而其他正常的细胞不会受到伤害,所以单抗又被人们誉为对付癌症的“生物导弹”。

本网站所展示的所有内容,仅限于科学研究、科研或工业等非医疗目的,不得用于人类或动物临床试验、诊断或治疗等医疗目的